坚 守
(小歌剧)
编剧:石金锁
时间:现代
地点:某小区
剧中人物:
刘长寿,男,58岁,党员,社区工作人员;
凤凤,女,56岁,社区居民,长寿妻子;
刘英,女,32岁,某医院护士,长寿女儿;
开场场景:室内,二零二二年十月某日早晨
长寿:(边穿衣服边对凤凤说)快六点啦, 我该上岗了,你也早点下楼做核酸,半前晌人就多啦。这几天,天冷,你多穿点衣裳、多喝水,感冒了看把你当成疑似病人拉走的。
凤凤:(带情绪)知道啦,知道啦。我被拉走,你也逃脱不了。你一个小小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比社区主任还忙了。
长寿、凤凤 唱:
疫情突发来势猛,
政府领导齐上阵。
奔赴社区下乡镇,
大街小巷严布控。(绕弦)
凤凤:闺女卫校毕业刚分配到医院,调到一线做核酸,你也快六十岁的人呀,天天在高风险区域巡视,你就不怕染上疫情……
长寿:(接唱)
我入党宣誓保过证,
党员不能忘初心,
扫码登记测体温,
严防死守是命令。
凤凤:(接唱)
自从疫情又反弹,
闺女奉命做核酸,
你高危区域巡视转,
我牵肠挂肚心不安。
长寿:(接唱)
闺女女婿是医护员,
二人又是新党员,
奔赴一线理当先,
党员就该冲在前。
凤凤:(接唱)
小区采样排长龙,
你不顾安危称英雄,
何月何日见黎明,
咋能让我不担心。
长寿:老伴,我理解你的心情,当下疫情这么严重,政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就是为保咱们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习总书记说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要坚定信心,携手同行。
凤凤:我也不是乃不明白事理的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我何尝不懂呢?我是担心你和英子了。每天120哇呜哇呜,响的我心惊肉跳的。
长寿:(欣慰的表情)放心哇,我会保护好自己的(突然有敲门声过去开门)呀,英子。
刘英:(手提防护服包,苦着脸坐在椅子上伤心哭着)
长寿:英子,你不是在一线做核酸吗?你咋回来啦……
刘英:(哭着)我不干啦。
凤凤:因为甚来,把你伤心下个这样?一把
鼻涕一把泪的。
刘英:(哭着诉说)十来天啦,每天核酸筛查,转接病历,早晨五点起床,晚上一两点睡觉,尤其高风险单元采样,一敲门,业主伸出个脑袋说,大清早报丧了,把人的觉也惊啦,你们说气不气人,还有些人采样时说,给他捅的深啦,捅坏他的音道啦,我们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落不下一点好。
长寿:你们采样时捅的浅点,不行?
刘英:爸,采样是有规定的,浅了,查不出结果。
长寿:唉,树林子大了,甚鸟也有。今后遇上这愣货,你不要给他做,手机变成黄码,疫情过后,看他咋出门?
凤凤:这些没了良心的,一点也不理解医护人员。
长寿:你跟他们说,非常时期,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
刘英:该说的都说了,他们就是听不进去,气死我啦……
唱: 疫情扩散来势汹汹,
街道孤独犹如空城,
我是党员自告奋勇,
冲锋一线担当使命,
自身安危从不理论,
尽心尽责为了百姓,
得不到理解反遭言论,
风言风语让人心痛。
长寿:英子,你是医护人员,更是一名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立场坚定,不能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败下阵来,党和政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要相信政府,励精图治,战胜病魔。让我们美丽的青城早日回归繁荣景象,眼前迫切的重任是“坚守”。
刘英:爸,我听你的。
长寿:英子,这就对啦。(转身)老伴,忘了跟你说啦,社区开会决定,为了家属的安全,社区工作人员一律不准回家,暂住社区。
凤凤:甚……你不回来啦,家里肉也没啦,菜也没啦,你蛮下我一个人不管了?
刘英:妈,我有超市的二微码,让他们给你送过来。
长寿:老伴,保重。居家也是抗疫,疫情过后,我领你去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召、昭君坟好好转一转,吃顿手把肉。
凤凤:你少寡哇。
刘英:爸,你也太小气啦,应该领我妈去海南、桂林。
长寿:好是好,乃地方贵了哇。
刘英:到时,我们给出钱。
长寿:好,老爸笑纳。老伴,灭了疫情再相会。英子,走,上岗,坚守。
作者简介
石金锁:赛罕区后巧报村农民。曾担任村团总支副书记、民兵营长。现任村文化室文化管理员。业余时间,勤于笔耕,主要作品《邪教害人》参加了赛罕区政法委举办的全区警示教育文艺汇演,荣获优秀创作奖,在呼市公演后,受到内蒙政法委、公安厅、呼市公安局、赛罕区政法委等部门的高度好评;三句半《人生荣辱观》获第六届呼市昭君文化艺术节优秀创作奖;二人台表演唱《党群情深》获呼市第九届昭君文化艺术节优秀创作奖;小戏《会亲家》、《拆迁风波》、《梦想成真》、《觉醒》,小品《重归于好》、《人到老年》获赛罕区历届农民文艺汇演优秀创作奖。 《拆迁风波》还发表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印的《小戏、小品优秀作品集》中;为配合全国重点打拐创作的小戏《骗婚》,获土左旗电视台颁发的优秀节目奖、优秀组织奖;小品《别让母亲再流泪》在呼市文广局举办的语言类作品大赛中,名列榜首。小品《邪教覆灭》参加了由内蒙古政法委主办、赛罕区政法委承办的专场演出;表演唱《创建首府文明城》、《十九大精神展宏图》在创城工作中获得有关部门的好评;配合全国扫黑除恶创作的小戏《脱贫路上》、三句半《铲毒瘤》多次参加了赛罕区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