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馆内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馆内动态

【北疆文化 多彩非遗 】 赛罕印记 · 面塑

Time:2023-11-01 浏览次数:125次
T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过去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生长和扎根于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  

赛罕面塑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经过五代传人的传承和发展延续至今。他的制作工序繁多复杂,造型生动活泼。制作工具有塑刀、滚子、压板、剪刀、锥子、镊子等。制作原料以面粉为主,加适量糯米粉、玉米淀粉和甘油等。首先将上述原材料用开水烫面搅拌和起,上笼蒸半小时出笼,用手揉匀。然后根据需要在面团里加入各色颜料,制成各种不同颜色的面团。反复搓揉混合,达到颜色均匀一致,手感绵润光滑。再根据作品题材和内容的需要,用手和各种工具灵巧地运用搓、团、捏、揉、剪、点、切、刻、划等工序和手法,塑造出各种各样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

赛罕面塑作品表现的题材广泛,涉猎的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民间传说、人物肖像等等。作品技法独特,别具神韵。也具有色彩丰富、造型生动,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艺术特点。让人觉得亲切自然爱不释手。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赛罕面塑制作技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高晓川,从小受奶奶的影响特别喜欢面塑制作,在长期的面塑技艺实践中,她将祖辈们传统的制作技法与现代技法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他还大力宣传,广收徒弟,对这一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赛罕面塑风格古朴厚重,却又不失精致雅洁,被人们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可作为现代旅游产品,馈赠友人。我们殷切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经费投入,让这一传统的民间之花常开不败。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电话:0471-5184853 网址:www.hhhtshqwhg.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东五楼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 蒙ICP备16005963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610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字:呼市文化馆 呼和浩特文化馆 赛罕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