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馆内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馆内动态

【北疆文化 多彩非遗 】 赛罕印记 · 蒙古族服饰

Time:2023-11-02 浏览次数:100次
T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元、明、清,直至当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服饰文化。蒙古族服饰第一代传承人拉加嘎日布(1889-1942)晚晴时期乌拉特旗人,职业裁缝,主要为地方王公贵族缝制节日庆典的服饰,后来举家迁居归绥(今呼和浩特),技艺也随之传入,历经四代人,至今已传承百十余年。

蒙古族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特别偏爱鲜艳的颜色,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这些色彩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从蒙古族服饰的款式看,多为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靴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皮靴多用牛皮、马皮、羊皮制作,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有靴尖上卷、半卷、平底不卷、尖头、圆头几种。蒙古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发套式,鄂尔多斯蒙古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粒宝石珠的链坠,最难展示蒙古族服饰美的魅力手法,便是蒙古族刺绣。心灵手巧的蒙古族妇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纹样粗犷、线条明快,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蒙古族刺绣,广泛应用于蒙古族服饰的各个细节,展现出蒙古族服饰的无穷魅力。

吾恰 吐娅(1983出生)是蒙古族服饰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和外祖母、母亲学习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在掌握了传统制作技法的基础上,从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的裁剪加入了很多现代设计和加工理念。赋予了蒙古族服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2014年成立了内蒙古丽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守正创新,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的蒙古族服饰,并结合网络直播的电商模式开拓了蒙古族服饰与互联网结合的先河,销量和反响一路领先。

蒙古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制作工艺,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希望以吾恰 吐娅为代表的传承人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蒙古族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出更多精美绝伦的蒙古族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灿烂的光辉,为带动妇女就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电话:0471-5184853 网址:www.hhhtshqwhg.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东五楼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 蒙ICP备16005963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610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字:呼市文化馆 呼和浩特文化馆 赛罕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