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 楚河汉界孕育的国粹——“敢死马棋谱:片甲不留”
中国象棋
象棋,亦作“象碁”,汉族棋类益智游戏,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中国象棋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所以成为了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东邪象棋《敢死马》是被逼出来的一盘好棋,精彩绝伦堪称经典实战,中国象棋实战民间招数有:敢死马、敢死兵、过江龙、片甲不、当头炮等。
象棋故事之“弈秋悔棋”
弈秋是我国古代最善于下棋的高手,他的门下有两名弟子。一日,弈秋同时教两名弟子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向弈秋学习,而另一人总是喜欢看窗外的热闹。
弈秋语重心长地对不专心的弟子说:“你如此三心二意,怎么能学会下棋的技艺呢?”这名弟子听了马上面露愧色。
然而不久,这名弟子就又犯了老毛病,总是在学习的时候分散精神,而那位专心致志的学生则日复一日,埋头苦练。
一年之后,专心致志的弟子同弈秋一样成了名扬天下的下棋高手,而另一位弟子则连最基本的棋艺都没有学会。
所以孟子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便是成语“专心致志”的来历。
好书推荐角
《竹香斋象棋谱》
作者:(清朝)张乔栋 (清朝)张景煦
改编:陆曙光 李浭
《竹香斋象棋谱》初刊于清代嘉庆甲子年(1804年),原谱有木刻、石印、铅印等多个版本。内容博大精深,深奥有趣,能提高棋艺,颇有观赏研究的价值。原谱作者张乔栋黄屋后面有空地一片,布置了山石花木,建造了几间楼房,添购了《竹香斋象棋谱(修订版)》及字画,充实其中,名"竹香斋",并经常与棋友叙会、探讨、研究棋局,集思广益,诠订旧谱的许多谬误,还收集剖析了当时江湖上流传的不少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