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胡琴哨起梅,美美儿的唱两声二流水;唱起小曲儿心花花开,美丽的赛罕等你来……”一阵阵悦耳动听的歌声、乐声在稼禾葱茏、百花吐艳的赛罕区各乡村回响。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赛罕区新时代、新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从五月十五日开始,赛罕区文化馆副馆长张永来、戏剧辅导部部长杜峰分别带领两个戏剧辅导小组,走进赛罕区金河镇碾格图村、巴彦镇太平庄村等地,融入到百姓中间,持续20多天,为准备参加七月初举办的“守望好家园——赛罕区第四届农牧民文艺汇演”的各个农民业余文艺队伍进行了精心策划,重点辅导了二人台小戏《人到老年》、《送羊》、小品《同居》、快板《吃喜糕》、《美丽的赛罕》、三句半《种蒜》等节目。
在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赛罕区各有关部门坚持典型引领,善于总结经验,大力推广精品服务项目,近年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农牧民文艺汇演。
今年举办的农牧民文艺汇演将紧紧围绕讴歌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指引下,农村牧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一主题,致力于宣传培养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建设优美环境、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将农民自编自演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节目搬上舞台,呈现赛罕区在“乡村振兴三年计划”和“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展示广大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下一步,赛罕区文化馆将继续深入乡镇、农村进行“订单式”辅导,力争以最大的努力打造、选拔精品节目,为能够参加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的首届农牧民文艺汇演,做出积极的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