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项目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及名称: Ⅶ 赛罕剪纸
传承人姓名: 侯俊玲
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
旗 县 区: 赛罕区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印制
二○一五年九月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及名称”按已公布的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正确填写。
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项目编号及名称如:NMⅡ-18蒙古族长调民歌。
(二)表格除签字外,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真实,不得弄虚作假。签字、盖章不得复印、打印。
二、填表说明
(一)“荣誉称号”栏目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民间工艺大师”等,如没有,可不填。
(二)“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三)“学习与实践经历”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艺及实践经历情况。
(四)“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
(六)“为该项目保护传承所做的其他贡献”栏目中,如无相关内容,可不填。
(七)在“项目保护单位意见”、“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意见”、“旗县区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栏目中,须明确表示“同意推荐”并加盖公章。
(八)在“旗县区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在“旗县区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栏目中应填写旗县区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
姓 名 | 侯俊玲 | 性 别 | 女 | 2寸彩照 | |
出生年月 | 1965年10月 | 民 族 | 汉 | ||
文化程度 | 初中 | 职 业 | 农民 | ||
职务职称 | 荣誉称号 | ||||
确定为旗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 | 2015 年 9 月 | ||||
工作单位 | 赛罕区榆林镇三应窑村 | 联系电话 | 13684758729 | ||
邮 编 | 010010 | 电子信箱 | |||
健康状况 | 良好 | 从业时间 | 1981年 | ||
通讯地址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三应窑村 | ||||
个
人
简
历 |
1973.9月——1978.7月在四子王旗头号小学读书。
1978年9月——1981年7月在四子王旗活佛乡中学读初中。
1981年7月至今一边务农一边业余从事剪纸艺术。 |
传 承 谱 系 | 传承谱系: 第一代: 侯来仓(侯俊玲的父亲) 汉族(1921——2001年) 王杏花(侯俊玲的母亲) 汉族(1924-2003年) 第二代: 侯俊玲(本人) 汉族(1965——) 第三代: 刘改堂(徒弟) 汉族(1974年—— ) 薛春香(徒弟) 汉族 (1974年——) |
学 习 与 实 践 经 历 | 侯俊玲生于1965年,出生在乌盟四子王旗活佛乡头号大队,五号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叫侯侯来仓,是当地有名的画匠,母亲爱好剪纸,在当地也很有名气。侯俊玲家兄妹六人,她排行老五,两个姐姐都喜好剪纸,她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剪纸。 在老家她读完了初中,剪纸一直伴随着她。八十年代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经人介绍 侯俊玲认识了呼市赛罕区 榆林镇三应窑村农民石宽厚,石宽厚高中毕业也爱好美术,两人一拍即合。侯俊玲与石宽厚喜结良缘。婚后,侯俊玲在丈夫的大力帮助下,一心一意地发展她的剪纸艺术。阴剪阳剪是相对相生的。她先是临摹别人的作品,她最初采用的方式是一种熏贴法,将剪好的作品,现沓贴替出底样来,然后将底样沓在纸的上面,用适量的水泡湿,放在点燃的蜡烛或者煤油灯上面,用烟均匀将底样熏黑。剥去底样后沿着留白处进行剪裁。待她熟练地掌握了剪纸这门艺术后,她以同样的方法教给跟她学剪纸的徒弟们,后来她慢慢琢磨自己进行创作,时间久了也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的剪纸艺术也在不断提高。 |
技 艺 特 点 | 侯俊玲的剪纸艺术别具特色。她的作品线条活泼多变,随意性强,显得粗犷豪放。她擅长剪人物,剪纸作品有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贾宝玉二人在林荫树下共读《西厢记》,有《昭君出塞》和《贵妃醉酒》等作品。她还擅长剪动物,其中剪下的老虎是活灵活现,剪过的兔子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有一副表现的是兔子吃菜,她取名为菜香引兔,颇有新意。 |
个 人 成 就
| 2014年赛罕剪纸被列入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侯俊玲是主要传承人。侯俊玲创作的剪纸多次在呼市剪纸作品征集中获奖,多次在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上展出。其中2015年8月由呼市文联和托县政府举办的中国梦.黄河情——全市九旗县区民间剪纸艺术邀请展,侯俊玲的《五虎图》获得优秀奖。
|
授 徒 传 艺 情 况 | 每到节庆日,侯俊玲都要剪一些欢度佳节的剪纸,送给左邻右舍,一些剪纸爱好者也前来学习剪纸,大家一起来分享快乐。久而久之,侯俊玲便带出一些徒弟来,如薛春香、刘改桃等。这样就很自然地将剪纸这门艺术传承了下来。
|
参与 社会 公益 性活 动情况 (展演、宣传讲座等) | 侯俊玲积极参加呼市以及赛罕区文化馆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活动期间经常讲课并展示她的剪纸作品。她多次在剪纸培训会上亲自讲课。普及剪纸艺术。平时她一边剪纸,一边利用剪纸的手艺为红白事宴,剪一些民俗剪纸,以填补家用。每年仅剪纸和做纸扎一项收入达3万多元,她的剪纸手艺在当地已家喻户晓,正在向产业化发展。
|
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情况 |
侯俊玲本人保存自己创作的作品《十二生肖》《红楼梦》《菜香兔》《老虎》等作品共100多件。 |
为该 项目 保护 传承 所做 的其 他贡 献 | |
照 片 一 | (反映申请人或被推荐人技艺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或剧(节)目照片)
(贴照片处)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
照 片 二 |
(贴照片处)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
照 片 三 |
(贴照片处)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
照 片 四 |
(贴照片处)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
照 片 五 |
(贴照片处)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
申 请 人 或 被 推 荐 人 身 份 证 复 印 件 | (二代身份证应复印正反两面并粘贴)
(贴身份证复印件处) |
旗县区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 | 姓 名 | 性 别 | 年龄 | 专业 | 职称 | 单位 | 联系电话 | 签字 |
孙慧平 | 女 | 42 | 汉语言 | 副研究馆员 | 赛罕区文化馆 | 13674836185 | ||
段文利 | 男 | 48 | 戏曲 | 助理 馆员 | 赛罕区文化馆 | 13081524694 | ||
翟从军 | 男 | 47 | 美术 | 助理 馆员 | 赛罕区文化馆 | 15598299010 | ||
白海军 | 男 | 37 | 戏曲 | 助理 馆员 | 赛罕区文化馆 | 18947924664 | ||
郭俊霞 | 女 | 41 | 美术 | 助理 馆员 | 赛罕区文化馆 | 13015220826 | ||
旗县文化主管部门(市级直属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序 号 | 项目 编码 | 项目 名称 | 入选市级 项目批次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代表性传承人 | 备注 |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出生 年月 | 职务 (职称) | 从业 年限 | ||||||
1 | |||||||||||
2 | |||||||||||
3 | |||||||||||
4 | |||||||||||
5 |
注:1. 如为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去世或丧失传承能力重新推荐的,请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2. 此表可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