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俗风尚 Ethnic Fashion

非遗保护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风尚 > 非遗保护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Time:2016-09-23 浏览次数:8675次
T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项目类别:赛罕(钱秀云)剪纸    
项目编号及名称:                            
传承人姓名:钱秀云                      
保护单位:赛罕区文化馆                 
旗 县 区:赛罕区                          


呼和浩特市文化局印制
二〇一二年二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及名称”按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正确填写。
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项目编号及名称如:NMII–蒙古族长调民歌。
     (二)表格除签字外,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真实,不得弄虚作假。签字、盖章不得复印、打印。
二、填表说明
     (一)“荣誉称号”栏目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民间工艺大师”等,如没有,可不填。
     (二)“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三)“学习与实践经历”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艺及实践经历情况。
     (四)“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
     (六)“为该项目保护传承所做的其他贡献”栏目中,如无相关内容,可不填。
     (七)在“项目保护单位意见”、“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意见”、“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栏目中,须明确表示“同意推荐”并加盖公章。
     (八)在“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在“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栏目中应填写省级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


姓   名

钱秀云

性   别

6.jpg

出生年月

1964年7月10日

民   族

文化程度

大专

职   业

农民

职务职称


荣誉称号

国际二级剪纸艺术家

确定为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

年         月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13074799661

邮   编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赛罕区巧报镇前巧报村


1964年,钱秀云出生在呼和浩特市攸攸板镇段家窑村,9岁时钱秀云就开始剪纸了当一幅活灵活现的《猫》呈现在母亲面前。

钱秀云除了做好作业、温习功课外,她把剪纸作为她的课余作业。上了初中以后,她把花鸟鱼虫逐渐放大,开始剪一些难度大的,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等。后来村里人都知道了她剪啥像啥的专长,专门找上门来让她剪。在她结婚出嫁的时候,还为自己剪了大红“喜”字。秀云的剪纸爱好,伴随了她一生,成为她一生追求的事业。


以钱秀云为例,可考的剪纸艺术传承谱系为:

第一代:姓名不详(太祖母) 女   汉族  19世纪末

第二代:石大女(外祖母) 女   汉族  80岁  (1921——2001年 )

第三代:张玉林(母亲)   女   汉族  71岁  (1940年——     )

第四代:钱秀云(本人)   女   汉族  47岁  (1964年——     )

第五代:张雅琴(大女儿) 女   汉族  26岁  (1986年——     )

              张雅鑫(二女儿) 女   汉族  13岁  (1998年——     )


1964年,钱秀云出生在呼和浩特市攸攸板镇段家窑村,从小生活在山沟沟里, 没见过大世面。母亲心灵手巧,每到春节糊窗花的时候, 母亲就买上硬红纸,用剪子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帖在窗户上、门上、水瓮上、灯笼上,给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带来了欢庆的气氛,也给节日增添了鲜活的色彩。钱秀云从小就受到这样的熏陶。尤其是帖在墙上的《抓鸡娃娃》,活泼可爱的憨态,为她单纯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无行中在她幼小心灵里埋下了剪纸的种子 。

9岁时钱秀云就开始剪纸了 。因买不起红纸,就用书本纸、烟盒纸作为原料,开始动手练习。当一幅活灵活现的《猫》呈现在母亲面前时,她不敢相信这就是女儿的作品。并且断言将来会超过自己的。 之后,钱秀云除了做好作业、温习功课外,她把剪纸作为她的课余作业。上了初中以后,她把花鸟鱼虫逐渐放大,开始剪一些难度大的,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等。后来村里人都知道了她剪啥像啥的专长,专门找上门来让她剪。在她结婚出嫁的时候,还为自己剪了大红“喜”字。秀云的剪纸爱好,伴随了她一生,成为她一生追求的事业。



受北方传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钱秀云的作品独具风格:自然活泼,清晰明快,简约淡雅,细腻饱满,达到一种主题鲜明,热情奔放的艺术境界。


个 

从2004年到2008年,钱秀云应邀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华夏文明纽带文化协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等承办,在杭州、武汉、山西等不同地区举行的剪纸艺术展或艺术节。2004年,她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荣获全国剪纸艺术邀请赛铜奖;同年,《龙凤呈祥》等十幅剪纸作品被华夏剪纸博物馆永久收藏。2006年8月,《十二生肖》剪纸作品,在和林格尔举办的“蒙牛情”第二届(和林格尔)国际剪纸艺术节铜奖;2006年,剪纸作品《一马当先》,荣获杭州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优秀奖,作品被永久收藏;2007年,《请到草原来》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届国际(武汉)剪纸艺术博览会大赛中获得铜奖。 基于她在剪纸创作上取得的成绩,2006年8月,她被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特别授予“国际二级剪纸艺术家”称号。她本人被吸收为中国国际剪纸协会首批会员之一,也是内蒙古民间艺术家协会首批会员之一。

2004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双文明建设交流会上,钱秀云自己创作的“建设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国家”大幅作品参加呼市职工文化艺术节剪纸比赛这幅作品被专家评为一等奖。

2002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第四届昭君文化节,呼市博物馆举办的剪纸展览中,展出了钱秀云一家创作的《大窗花》作品,特别引人注目。一套《大窗花》共60多幅作品,由钱秀云、婆婆、女儿三代人共同完成,

这一剪纸作品,属于传统的“民风民俗”,其构图简洁,构思奇妙,互为支撑,又能独立,60多个精美图案组合,浑然一体,标新立异,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动静有错、疏朗明致的生动画面,被乌兰夫纪念馆永久收藏。


艺无止境,贵在传承,如何把一把剪刀,单色硬红纸,或剪或绞,运用娴熟的剪纸技巧传承下来。钱秀云做了苦苦的尝试。2002年,她在城区繁华地带,租了一间店铺,开起了剪纸专营店,开始收徒传艺,出售作品,现剪现卖,这是她为剪纸事业发展探索的新路。在她新开的店铺里,展出了上百幅剪纸作品,这是她多年来创作的所有家当。每一幅作品,如同她的儿女一样,都倾注了心血,每一幅作品,总有一个情感渗透,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牡丹龙凤,无不寄托着她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与此同时,她前后共收徒80多位,张宇娜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她创作的作品,在参加的国际(江苏)剪纸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铜奖,本人被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授予“国际三级剪纸艺术家”称号。

 

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情况(展演、宣传、讲座等)

其中有一幅文化渊源深厚,被文人墨客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剪纸作品,悬挂在店铺的正中,也是镇店之宝。更是钱秀云得意的作品之一。恰好被“乡村炊烟”老板相中,以高价购走,被镶嵌在迎街饭店的厨窗内,这对剪纸艺术是一次较好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一幅《富贵牡丹》中间加“福”字的作品,被两个美国游人买走,带回国作为纪念品赠送朋友,还有的作品被日本朋友收藏。

赛罕区文化馆经常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专门聘请钱秀云老师主讲剪纸。

第三届“赛罕”冬季文化节,钱秀云的剪纸作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的项目进行了展览展示,展出作品50余幅。并现场为观众展示了剪纸技艺展示,得到了领导和广大剪纸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情况

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盘20张,照片40张,相关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均已存档。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4.jpg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

照片说明:

5.jpg



3.jpg



2.jpg





1.jpg


申请人或被推荐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代身份证应复印正反两面并粘贴)

 

 

 

 

 

 

(贴身份证复印件处)

 

本人申请及授权书

 

 

本人申请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赛罕钱秀云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履行传承义务,并同意呼和浩特市文化局无偿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推广。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项目保护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盟市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二〇一二年  月  日

盟市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

姓名

性 别

年龄

专业

职称

单位

联系电话

签字

















































































盟市级文化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项目

编码

项目

名称

入选呼市级项目批次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备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职务

(职称)

从艺

年限

1


赛罕剪纸

第四批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

钱秀云

1964


38


2












3












4












5












注:1. 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去世或丧失传承能力重新推荐的,请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2. 此表可扩展。



电话:0471-5184853 网址:www.hhhtshqwhg.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东五楼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 蒙ICP备16005963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610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字:呼市文化馆 呼和浩特文化馆 赛罕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