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公告信息 Affiche Info

公告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信息

【北疆文化 多彩非遗 】 赛罕印记 · 口簧琴技艺

Time:2023-11-02 浏览次数:272次
T

口簧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它历史悠久、形制多样。考古专家们在对很多古代遗址的挖掘中,发现了多处口簧琴的出土实物。在许多古籍中,也很容易找到关于口簧琴的相关记载。《清朝通典》中描述的则更为详细:“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成音。”。清末达斡尔族民间艺人孟保金,善于制作口簧琴,达斡尔语称作“木库莲”。后来举家迁居归绥(今呼和浩特),口簧琴技艺也随之传入,至今已传承百十余年,历经四代人。

口簧琴从材质上一般分为竹制、铜制与钢制三种,目前用钢材来制作的比较多。口簧琴的构造并不复杂,由琴体和簧舌两部分组成。琴体是用上好的圆钢在烘炉上焙烧后,锻打成类似于锥把的形状。夹在台钳上用铁锉初步加工平整,再用细目砂纸进一步打磨光滑。簧舌是用韧性和弹性较好的优质钢材,置于烘炉上焙烧,锻打成薄薄的钢片,夹在台钳上用钢锯加工成上窄下宽的楔形簧片,将上端向一面弯折以便于弹拨。同样用铁锉初步加工后,再用细目砂纸进一步打磨光滑。为保证口簧琴的音准,还必须对簧舌与琴体的间隙和簧舌各段的厚度进行反复微调,从而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调试好以后,将琴体和簧舌置于炉火上加热至暗红色,迅速放入盐水中淬火。这一道工序叫做烤蓝,目的是防止口簧琴氧化生锈。最后将簧舌的末端和琴体的尾部铆接在一起,口簧琴制作即告完成。演奏时将口簧琴含于唇齿之间,左手握琴尾,右手的手指交替拨动簧舌使之振动,借助口型的开合、舌唇的律动与气息的变化以控制音律,弹奏出美妙而悠扬的清幽之音。

沃鲜是口簧琴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别名沃英和。从小耳濡目染,和父亲沃文成学会了口簧琴的制作和演奏技艺。五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口簧琴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从口簧琴的材质,到簧舌的长短、薄厚与宽窄,再到琴体的倒角扩音设计,反复实践,不断改进。制作了大量适合演奏不同曲目的高音、中音和低音口簧琴。收集整理了一百多首口簧琴演奏曲目,编纂了《木库莲传统工艺制作详解》一书,为口簧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电话:0471-5184853 网址:www.hhhtshqwhg.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东五楼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 蒙ICP备16005963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610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字:呼市文化馆 呼和浩特文化馆 赛罕区文化馆